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肃南年鉴(2024)》—税务

发布时间: 2025-10-17 17:25 来源: 肃南县县志办 作者: 吕坛 背景色:

【概况】国家税务总局肃南县税务局于2018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下设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第二税务分局、红湾寺税务分局、祁丰税务分局、皇城税务分局5个派出机构和1 个事业单位(信息中心)。2023年,管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3213户,单位纳税人3113户(一般纳税人239户),个体户1640户,非正常户44户。省级以上重点税源15户,增值税纳税人2998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1233户,消费税纳税人14户。

【征收管理】 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夯实税收征管基础,聚焦“1+5”制度框架,提出“三四五”工作模式,税费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累计组织各项收入82295万元,同比增长48.43%、增收26852万元,其中税收完成38044万元,同比增长32.68%、增收9371万元;非税(仅指税务部门组织 的收入)完成23556万元,同比增长217.25%、增收16131万元;社保费完成18509万元,同比增长7.96%、增收1364万元;其他收入完成2186万元,同比下降0.64%、减收14万元。累计组织入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土地出让金)19910万元,同比增长40.7%,增收5756万元,完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16941万元的117.53%。

【征管改革】 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县情时情,重点围绕“数据赋能更有效、税务执法更精确、税费服务更精细、税务监管更精准、税收共治更精诚、组织保障更有力”六个方面进行改革。查找梳理和分类分级处置基层在执法上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推进税收法治建 设,落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纳税人缴费人的合理需求倒逼改革创新,构建“纵向机关基层同步、横向部门联合发力”的“大服务”格局,迭代升级各类惠企利民举措。推行数电票上线,做好“去专印纸质、去专用设备、去固定版式”工作,提升“纯数电”率。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力量,加强与银行、公安、市场监管、商务、发改等部门的沟通联络,形成各部门相互依存、环环相扣的开放型监管链条。科学界定岗位职责,合理划分业务边界,逐步建立以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为核心的新型税收监管机制,推行征管质量5C监控评价,实现税收征管质量监控预警。

【税费政策落实】 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综合运用专班推进、效应分析、政策落实、服务护航为一体的“组合拳”,建立“四式一体”落实机制,推进“以数治税”,靠实人员责任,把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2023年,9 户纳税人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1501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64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270户小规模纳税人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1666户纳税人享受减免“六税两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落实“首违不罚”制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230次。

【纳税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纳税服务见行见效,完善“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走流程听建议”、政务服务“好差评”等服务举措,优化实体窗口、自助终端、网上、掌上“四位一体”的便利化办税环境,开通“多语服务”“长者服务”绿色通道,减轻办税负担,提高办税效率,涉税业务一次性办结率97.2%,平均办理业务时间3.8分钟,网办率94%。利用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短信等渠道将红利账单精准送达纳税人缴费人398户次,阅读率100%,实现红利账单推送多形式、无死角、全知晓。深化“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帮助企业搭建融资“绿色”通道,实现纳税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无缝衔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创推服务便民新举措,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钉钉群等载体,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精准推送“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利用“石榴红·税务蓝”石榴籽工作室、任辉昌劳模育才工作室、武祯创新工   作室对最新纳税政策开展宣传辅导。设立“帐篷讲堂”和“牧区流动办税岗”,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征纳关系。全年开展帮办业务585笔、政策推送1061笔、咨询解答4347笔、群联播9次,“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当地民族企业12户次。

“枫桥式”税所建设】 妥善解决跨区域涉税争议事项,联合青海省祁连县税务局成立肃“枫”祁税费事项跨区域调解中心,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处理跨区域税费事项争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两地跨省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系统调解、综合调解、依法调解、源头调解”的多方税费事项协作机制,实现跨省协作共建工作水平提档升级。

【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兴税等平台,结合“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开办各类培训班,创推“肃然起‘劲’·青税有为”青年学习课堂,确保学习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四落实。打造“武祯创新工作室”“任辉昌劳模育才工作室”,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上下联动、分类指导的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