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检察】 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1件,受理审查起诉(含不起诉复议)案件103件。牵头召开政法系统“四长”联席会议,制定《刑事案件取保候审保证金折抵赔偿金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对看守所监管活动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县公安局完善看守所基础设施建设,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维护金融安全,严厉惩治洗钱犯罪,自行补充侦查并提起公诉全市首例“自洗钱”案件,被告人被判处实刑。加强与人民银行、公安、法院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判、预防宣传等方面的常态化协作,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在全市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首创退赃退赔告知制度,在检察环节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45 万元,以检察能动履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民事检察】 构建多元化民事检察监督格局,与县法院、县司法局联合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2023年,办理民事审判违法监督案件2件、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3件、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件, 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10余万元。针对法院个别执行人员不规范执行案件线索,开展调查后向县法院发出民事执行活动违法检察建议。
【行政检察】 坚持以案结事了政和为目标,维护司法公正,针对行政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存在违法或不正确履职问题,制发检察建议9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件,案件标的30余万元。与刑检部门对接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移送线索4件,制发检察建议3件、检察意见书1件。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办理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件,制发涉未成年人检察建议2份。推动全县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排查整治。办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1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4.68万元。借助异地联动协作机制,为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救助金,落实其监护权问题。办理的全省首例未成年人打赏领域支持起诉案件被最高检“检爱同行·共护花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履职新闻发布会宣传介绍。
【公益诉讼】 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5件,立案24件,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2件,磋商后终结案件2件。注重民生民利,依法监督道路安全,促使相关部门投入50余万元改造道路,对流通环节时蔬农药残留制发检察建议,对防雷 设施和爆炸物品存储制发生产安全类检察建议,对人工影响天气和寄递末端收费进行公益磋商。办理涉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6件,磋商结案2件。会同祁连山林区检察院和县直有关部门,围绕“生态安全与习俗用火”召开生态安全和非遗文化座谈会,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祭泉”等用火习俗。
【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二十条》,与县司法局共同制定《肃南县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走访民营企业27家,征求意见建议10余条,院领导挂牌督办涉企问题3条,全部解决答复。
【检察监督】 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常态化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举办“检察开放日”“法治进校园”“千里草原检察行”等法治宣传活动18场次,开展“庭审观摩”“以案释法”活动7场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检察活动23件31人次,实现“十种参与监督方式”全覆盖。深入乡镇开展调研及线索摸排,首次在乡镇矛盾调解中心主持刑事和解,成功促使1起故意伤害案件双方当事人和解。群众事项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均达100%,对争议大、影响性案件,开展公开听证17件。聚焦业务数据质量监督和流程监控工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数据准确率”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坚持以案件质量评查为抓手,更新理念,健全机制,压实司法责任,深化结果运用,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促进规范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组织评查案件118件,无瑕疵、不合格案件,2件案件被市委政法委评为优质案件。按照“做实配合制约”的要求,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2 份,深化监检衔接制度落实,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6件,主办侦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 件,决定逮捕1人,提起公诉3人,决定不起诉1 人,针对个案暴露出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书1份,督促发案单位建机制、堵漏洞,推动腐败问题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