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中共肃南县委统战部是县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于1973年12月,2019年3月起与县民族宗教局合署办公。下设民族团结创建中心、民族宗教事务中心。
【思想政治引领】 结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动和全市统战系统“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活动,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共识助力发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宣传教育,举办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培训班8场次,编发《统一战线应知应会辅导读本》800余册,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制定《2023年统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以“清单式管理+垂直化落地”机制,量化细化8个方面18项工作任务,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召开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 专题会议5次,审议下发领导小组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压实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抓工作落实的责任和统战部自身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责任,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牵头组织民政、人社、工信、市场监管、司法、文旅等部门和乡镇(社区)召开联席会议,有组织、有计划地广泛物色发现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推进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将肃南县尧熬尔原生态文化传承基地打造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 战工作市级实践创新基地。依托实践创新基地,举办服饰制作、刺绣传承保护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活动,形成“统战部+基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交友、服务社会的新模式。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结对帮扶·爱心肃南”活动,捐资捐物10余万元。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按照“拓宽视野、坚持标准、优中择优”的要求,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推荐工作,提拔党外干部6人,2名党外干部转任重要领导岗位,选派8名党外干部到已脱贫村、群团组织、重点企业、市直部门单位挂职历练,提升党外干部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完善《2023年度政党协商计划》《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机制》,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全县旅游业提质增效专题协商等座谈会6场次,征集意见建议16条。探索实践“333”工作法,指导党外代表人士围绕全县医养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 热点问题开展调研8场次,提升建言献策的“靶向性”和“含金量”。
【民族宗教工作】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活动,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县博物馆创建为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白银蒙古族乡创建为全省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马蹄寺旅游景区创建为全省第九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红湾社区创建为全省第一批“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举办“民族团结花盛开·共同富裕谱新篇”民俗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96场次,红石榴工作室、驿站等3个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点建成投入使用。实施“三项计划”,组织1565名各族青少年赴上海等地开展研学交流活动22场次。争取和落实各类少数民族地区扶持资金472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33项,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制定《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工作机制》。以“民营企业集中服务月”和“千企调研纾困”行动为契机,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系列制度措施,深入40 多家企业开展各类走访调研活动7次,召开座谈 会2次,收集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8件。推进张掖(肃南)籍在外杰出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活动。联合县检察院对县域内27家企业进企”行动,34名法官、法警“一对一”联系对接34家民营企业,研究解决企业惠企政策措施落实和法治建设等问题,引导教育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协同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开展援企稳岗、“春风行动”“春季要约”“金秋招聘月”等活动6场次,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发挥促就业、惠民生作用。
【侨务工作】 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县华侨、归侨、侨眷进行摸底登记,摸排登记华侨8人、归侨9人、侨眷281人。依托白银蒙古族乡“侨胞之家”,健全完善侨界群众联系制度,组织侨界群众参与政策宣讲、困难群众慰问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蒙语、劳动技能、乡村文化等培训,参加搏克邀请赛、旅游推介、赛马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