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肃南年鉴(2024)》—组织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1-31 15:30 来源: 肃南县县志办 作者: 吕坛 背景色:

概况 中共肃南县委组织部是县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属县委工作机关,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老干部局、县公务员局牌子,管理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人才工作办公室、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老干部服务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5个下属单位。

干部教育培训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分层分类举办培训班35期、培训4395人次,其中赴外培训6期,培训321人次;参加省市调训56期146人次,参加网络培训9期902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轮训,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教学计划以及各类专题班教学安排,全覆盖完成科级及以上干部党的二 十大精神集中培训轮训,组织11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培训。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围绕基层党建、招商引资、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文明城市创建等领域设置培训内容,举办专业化培训班27期1580人次,帮助干部补齐能力短板。

党员队伍建设 落实发展党员县级预审联审和提级审核制度,新发展党员90名,其中农牧村35岁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均达80%以上。发挥“先锋e家”功能,对17名流动党员实行在线登记、双向共管。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302个,其中党委18个、社区党委3个、党总  支4个、党支部277个(农牧村102个、社区9个、 机关事业单位138个、非公企业19个、国有企业5个、其他4个)。全县共有党员4860名,其中农牧村党员1764名,社区党员209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2002名,国有企业党员42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28名,离退休党员700名;少数民族党员2810名,占57.82%;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2416名,占49.71%;女党员1532名,占31.52%。

基层党建工作 制定《草原党旗红·共富先锋行活动实施方案》,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6个产业党建联盟的聚合辐射作用,链接带动36个农牧村、58个新型经营主体、540户群众抱团发展。深化拓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星级争创,落实动态调整机制,精准评定四星级及以上党支部211个,占76.4%,摸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5个。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计划,有大学生村干部的村占100%。预算财政资金87万元,落实村干部健康体检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策。推行农牧村“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城市“大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治理、一键式响应”机制,培育创建榆木庄等3个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村。规范“邻里小院议事”模式,深化“1254”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探索开展自治“百户长”、法治“百米岗”、德治“百分奖”“三百”措施,培树“赛音艾勒(大邻里)”“阿尔达议事包”“井井有调”等品牌,推动各级工作力量包乡走村、进网入格办实事600余件,形成“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浓厚氛围。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办法和养老医疗、带薪休假、健康体检、住房公积金等政策。实施“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8.31%、94.59%,全覆盖向57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9个社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47名。组织开展两新组织“百企兴百村·牵手促振兴”活动,推动19家企业与乡村建设重点村结对共建,推动9家民营建筑企业、11个文旅经营主体组建行业党建联盟,助推行业健康发展。在国企领域推动“党旗红·企业强”,指导5个县属国有企业完成重大决策事项清单、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党组织议事规则等制定修订工作。在机关领域推动“党旗红·业务精”,以建设“四强”党支部为目标,健全机关党建“四级四岗”责任清单,持续推动机关干部“走在前、作表率”。在事业单位领域推动“党旗红·服务优”,落实“党建+服务”分类指导和党建入章、修订规范议事决策制度要求,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开展“精诚惠民·草原红医”公立医院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深化城乡医疗单位双向交流促进业务提升,42名县级技术骨干下沉乡镇开展服务、帮带提升。在中小学校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巩固公办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章程修订、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修订等工作成效。

干部队伍建设 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全覆盖开展干部大调研,考录公务员46名,调整配备干部117人,提拔干部52人。全县党政工作部门班子中“80后”班子成员占总数的63.6%,较上年末增长6%,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左右干部占总数的39.2%。33个党政部门中,配备女正职4名,较上年末增加1 名,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班子分别达到60.6%、87.9%、21.7%。实施年轻干部“五苗”计划,调整轮换已脱贫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8人,选派5名年轻干部到农牧村一线磨炼,择优推荐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直部门单位、群团组织挂职学习,选派5名干部到工业经济、招商引资等部门单位挂职锻炼。举办全县年轻干部“铸魂赋能·建功有我”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制定实施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项具体措施,制定细化公务员职级、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量化评分细则,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严格落实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提醒、函询、诫勉等管理措施,增强干部监督管理的实效。

人才队伍建设 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人才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等“1+N”政策体系,优化完善人才管理、评价和激励等机制。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编制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目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1名。选聘高校引才志愿者54名,对卫生、教育等行业急需紧缺人才采用“员额制管理”方式编外管理使用。聚焦共同富裕,实施“汇智新肃南,建功促发展”人才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八大行动和乡土人才培育工程,举办“乡村工匠大讲堂”、技能“大比武”、劳动技能竞赛和“彩虹张掖千人主播团矩阵”建设技能培训选拔赛,培育农牧业技能人才210余人次,分领域选拔培育工匠型人才50名、创业带头人42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4人、技能带头人255人,把43名“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培养成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合作社领办人和产业引领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深化“一产业一人才支持计划”,围绕高山细毛羊产业园、马鹿文化产业园、新材料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筛选揭榜挂帅项目2项,支持新建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科研工作站4个,开展“订单式”现场指导服务40多场次,联系创建乡村示范点35个,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双链”共进。落实市管县管拔尖人才健康体检、工作补助等政策待遇,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投资1358万元,新建3692平方米人才公寓1栋。县财政每年增加预算3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服务以及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将拔尖人才考核补助标准提高60%。聚焦近距离服务乡土人才,投资450多万元分片区新建人才服务驿站3个。放活人才管理机制,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促进人才合理、公正、畅通、有序流动。开展肃南籍在外优秀文旅人才“51111鸿雁”计划,吸纳 38名专家学者组建“县委、县政府文旅智库”,牵线搭桥对接洽谈项目19项,达成合作意向8项,签约合作协议7项。推进“线上线下”“双招双引”机制,为农投、百盛现代农牧业等公司精准引进高层次专业型人才6名。主动与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农科院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建立产学研推平台,聘请专家顾问24名,转化科技成果20多项,引进农牧作物新品种37个,建立农特产品加工种植示范点16个,培带乡土人才530多名。

老干部服务管理 组织老干部70余人,参加全市离退休干部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培训,选派驻张掖党委副书记赴兰参加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提升履职能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老干部阅文阅报制度,为65名老干部免费订阅报刊130余份。组织退休县级干部党员40余人,赴高台开展“缅怀先烈忆初心·赓续血脉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邀请高台干部学院教师为老干部上微党课3场次。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0场次, 参加4800多人次。建立离休干部一人一策服务机  制,核查离休干部及遗属待遇落实情况。元旦(春节)走访慰问老干部78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8.5万元,慰问住院老干部1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