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康乐镇立足多民族共居的实际,紧扣畜牧业与旅游业发展特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1234”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即搭建一个实战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行“民情地图+户情档案”与“网格化+十户联防”两项机制、拓展生产线、生活线、流动线三条治理途径、落实“四联”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举措,以系统化治理路径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党建统领,夯实治理组织基础。镇党委发挥总揽协调作用,将党支部战斗堡垒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治理全过程,构建“党建+综治+网格”体系。整合综治中心、司法所及“三官一师”等力量,精准划分16个网格,通过“一聘二亮三定”明确网格员职责,以群众推荐选拔优秀党员任联户员,实现“人、事、地、物”全要素入网管理。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参与排查隐患300余次,为高效解决问题筑牢根基。
阵地融合,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按规范要求调剂办公用房,与司法所联建300平方米综治中心,设置综合受理、网格管理、调解咨询等功能区,实现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一站式”办理。通过部门合署办公打破壁垒,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多件事”。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已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40余件,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机制创新,拓宽矛盾化解路径。融合张掖市“四级七天”与“一碗奶茶”调解法,依托“草原帐篷讲堂”创设“裕固议家·帐篷说事”机制,建成6顶议事帐篷。落实“三早三要”理念,在牧区、景点一线排查化解矛盾。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件,其中涉及旅游纠纷5件、邻里矛盾4件、牧事纠纷3件,高效化解信访积案1件,调查处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馈问题3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镇”。
精准服务,筑牢民生保障防线。健全“四联”机制,组织党政班子、干部力量联系重点工作、重点人员、民生诉求与特殊群体。针对农牧民借牧转场、游客集中等情况,将服务延伸至生产、生活、流动“三条线”,提供代办、帮扶等精准服务,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回应。通过闭环式跟踪服务,常态掌握重点人群思想、生活、行踪情况,累计帮教140人次。
下一步,康乐镇将持续以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党建引领+‘1234’机制”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化网格服务、优化调解路径、深化民生帮扶,通过一个个治理环节的精准落地,不断织密群众平安网、幸福网,为镇域牧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治理保障。